
提到许家印与恒大集团炒股配资官网查询,人们常常会联想到中国商业史上一场波澜壮阔的悲剧。曾几何时,恒大被视为房地产行业的巨头,发展势头如日中天,然而随着债务危机的爆发,许多与之相关的人都遭遇了不小的困扰与损失。
许家印于1996年在广州创立了恒大,起初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型房地产开发商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尤其是进入2000年代,伴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飞速发展,恒大乘势而起,采取了借钱扩张的激进策略。他们通过高额贷款用于土地购置和建筑工程,迅速将企业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之一。在其巅峰时期,恒大的市值竟然飙升至3000亿港元,公司业务遍布全国,甚至还积极涉足体育产业,拥有了自己的足球俱乐部。
然而,恒大的经营模式暴露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,那就是过度依赖债务。凭借高杠杆的操作方式,恒大利用外部融资进行扩张,虽然在市场繁荣的时期颇具优势,但一旦经济环境不利,这种模式便显得特别脆弱。2018年起,政府针对房地产行业的整顿政策开始实施,推出了“三条红线”政策,要求房企必须降低债务,这无疑将恒大的脆弱状况暴露无遗。
展开剩余86%自2020年起,恒大的危机逐渐显露端倪。他们试图通过将物业管理业务上市筹集资金,结果却以失败告终,资金链瞬间变得紧绷。到了2021年,恒大的财务困境愈演愈烈,先是无法按时还款的商业票据问题,接着财富管理产品也接连出事。2021年9月,恒大总部被愤怒的投资者围堵,股价暴跌,债券也沦为废纸。最终在同年12月,恒大正式宣布无法偿还外债,彻底违约,债务总额高达2万亿人民币,这一数字足以吓退任何人,相当于中国GDP的2%。
这场风波不仅仅是恒大的悲剧,整个房地产市场都随之动荡。其他如佳兆业、融创等企业纷纷陷入困境,市场信心受到重创,经济也因此受到严重拖累。恒大的危机让无数供应商、普通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受到波及,还留下了超过160万套未完工的房产,这无疑也将普通购房者置于了困境之中。
说起刘銮雄,首先得了解他的背景。他于1951年出生在香港,虽然家境并不富裕,但父亲经营的吊扇生意为他未来的商海征途埋下了伏笔。年轻时的刘銮雄前往加拿大求学,掌握了经济和商学知识,随后回到香港接手家族生意。他充分发挥聪明才智,在北美拓展吊扇市场,并成立了“爱美高”公司,迅速在香港上市,因此被大家称为“电扇刘”。
然而,这位商界大佬并不满足于此。在1980年代,他开始迈入资本运作领域,以极具远见的投资眼光和大胆的手法成功收购了多家香港企业,如能达科技和中华煤气等。1987年,他收购了华人置业,成为他商界崛起的基石。后来他不断拓展自己的版图,涉及到房地产、传媒和建筑等多个领域,财富也愈发丰厚。2017年,刘銮雄的净资产曾达到155亿美元,位列香港富豪榜第四。
刘銮雄在香港商界声名显赫,不仅因为其优秀的商业才能,还因其丰富多彩的私生活,常与众多女星传出绯闻,生活亦相对高调。但在商业世界中,刘銮雄却以其敏锐的眼光和坚定的决策著称,受到圈内人的广泛尊重。
刘銮雄与许家印的关系可以追溯到2008年,正值全球金融危机期间,恒大的资金链出现了问题。许家印焦急地寻找融资支持,曾在一次牌局中与刘銮雄、郑裕彤等大佬相遇。凭借高超的牌技与良好的社交能力,许家印在朋友中赢得了信任。刘銮雄察觉到恒大的潜力,决定投资,与几位富豪共同向恒大注入5.06亿美元,帮助这家公司渡过难关。2009年,恒大成功上市,刘銮雄也成为了其基石投资者之一。
自此,两人之间的关系便变得密切。香港商界有个被称为“锄D帮”的圈子,聚集了一群热爱打扑克的富豪。许家印与刘銮雄都是名列其中。牌桌上,两人讨论商业事务,私下里则如同兄弟一般。刘銮雄对恒大的未来十分看好,在随后的几年中,他不断增加对恒大的投资,将重心放在许家印身上。
刘銮雄在恒大的投资额度相当可观。通过旗下的华人置业以及个人账户,他大量收购恒大的股票和债券。2017年和2018年,恒大股价达到高点时,刘銮雄通过华人置业购入了8.6亿股,投资金额高达136亿港元,持股比例达到了6.57%。其妻甘比也未曾落后,个人购入了3.15亿股,占2.42%。那时恒大股票蒸蒸日上,市值接近3000亿港元,所以刘銮雄的这笔投资被普遍认为是稳赚不赔的买卖。
除了股票,刘銮雄还积极认购恒大的债券。2019年初,刘家族投资11亿美元购买了恒大的无抵押债券,收益一度表现良好,企业还给予了他丰厚的股息。在2019年,刘銮雄就从中获得了17亿港元的股息,看上去他在投资上颇有成就,内心也许会感到相当自豪。
然而,这一切的繁华背后,实际上早已为后来的危机埋下了隐患。恒大过度依赖债务所展现的繁荣并不固若金汤。刘銮雄的投资,最终也都在这场破裂中付之一炬。
恒大的困扰并非一朝一夕形成。2020年,他们尝试上市物业管理业务以弥补资金流缺口,却以失败告终,导致资金链骤然紧张。到了2021年,问题频频暴露,最初是商票未能按时还款,供应商纷纷找上门。6月,恒大公开承认债务问题,市场不安情绪开始蔓延;9月,财富管理产品暴雷,散户投资者走上总部抗议。股价剧烈波动,最终从20多港元跌至2元以下,债券亦毫无价值。
恒大尝试出售资产、向政府求助,然而窟窿太大,根本无法填补。2021年12月,他们正式宣布违约,无法履行美元债务,彻底崩溃。这起事件不仅给恒大造成了重大打击,整个房地产市场也随之陷入混乱,多个房企接连出事,购房者信心尽失,在2022年甚至爆发了停贷潮。恒大的债务总计达到了2万亿人民币,这仿佛成为压垮行业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随着恒大的崩溃,刘銮雄的投资同样遭遇了重创。在2021年8月至9月间,华人置业紧急出售了1.089亿股恒大股票,每股售价仅为2.26港元,总计获得了2.465亿港元的现金。而早在此前购买时,股价每股均价为15.8港元,仅这一部分投资就亏损了高达78.7亿港元。其余持有的股票市值也因恒大危机大幅缩水,再次损失了30.5亿港元,综合计算,刘銮雄在这场风波中总共损失了109.2亿港元。
至于债券,11亿美元的债券随着恒大的违约,价格暴跌,虽然并未公开具体损失数字,但亏损绝对是巨大的。合计算下来,刘銮雄家族在恒大身上的损失达到了一百亿港元的量级。这远非唯一的损失,若当初能早一点出售股票,他甚至可以盈利几十亿。
为何没有及时撤离?刘銮雄自述,因对许家印的信任,认为抛售股票显得不够义气。至于2015年之后,因身体健康问题,商业事务多交给了妻子甘比来打理,甘比曾多次建议他减持,然而刘銮雄未加重视,结果错失了最佳逃生的机会。
2023年11月,刘銮雄在记者会上谈及恒大的种种情况,表示自己并不怨恨许家印,认为投资本就有风险,盈亏都是常态。他还提到,甘比与姐姐曾多次劝他出售股票,但他未当回事,如今回想起来,虽有些许后悔,但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。这番话表达出他在风波中的豁达,虽有人认为他是真心看得开,也有人说是无奈之举,无法逃避现实。
无论如何,刘銮雄的这种态度在商界中显得相对成熟,并没有将所有责任全部推给许家印。恒大的问题不仅仅影响到了刘銮雄这位商界巨头,还有许多同样受到波及的企业和个人。其他投资者如马云、正威集团的王文银和苏宁的张近东也在这场风波中遭受了损失。不过,刘銮雄所承受的损失可能是最为显著的,因为他的投资金额巨大,损失也更加惨痛。
而对于普通投资者和购房者来说,情况更加惨痛。恒大留下了160多万套烂尾楼,让许多人陷入了买了房却无家可归的困境,供应商无法获得应得的报酬,工人失去工作,银行则感到如履薄冰。整个房地产市场受到了严重的冲击,经济增长也被拖累。为了应对这一危机,政府介入并设立了风险化解委员会,旨在稳住局面,但要清理这场烂摊子,谈何容易。
恒大的这一出戏,许家印是主角,但受害的次要角色数不胜数。刘銮雄无疑是其中最惨重的一位,其损失高达上百亿。但他作为经历过风风雨雨的商界精英,这样的挫折或许并不会对他造成致命打击。然而,对于普通民众而言,恒大的倒台则是一次刻骨铭心的灾难。
这一事件告诉我们,在商界中,盲目行为和高杠杆的投资方式终究需要承担后果。投资者应当保持理智,擦亮眼睛,不仅仅盯着表面繁华。刘銮雄此际的失败,也成为了一堂生动的教训,让人不禁思考炒股配资官网查询,在这场汹涌的波涛中,谁才是最惨烈的受害者?或许很难得出明确的答案,但他的故事确实值得后人深思。
发布于:天津市天元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